搜读云

繁体版 简体版
搜读云 > 杂想·半段人生 > 第2章 半段人生

第2章 半段人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真诚又压抑的人生细节被一瓣瓣掰开又碾碎,初读好像入口的苦茶”,是很多次我读余华作品后得出的结论。

我是个经历了也正在经历着21世纪娱乐喧嚣洗礼的年轻人。人生的乐是什么?我不好回答。

但是,我要明确我对娱乐不持否定态度。我怕因为我个人的阅读喜好引得大家误会。我不提倡“吃苦”。作家写苦难,记录苦难,不是为了叫读者“吃苦”,而是为了抗争“苦”,这是很多人不明白的。

“乐不思蜀”被抨击,是因为它的主人公忘了抗争“苦”。“乐”,不是忘的全部原因。我想忘的本质还是人的欲望。“乐不思蜀”的主人公若能复国之后再享乐,想必不会遗臭万年。那有人要问,结果都是追求“乐”,两种选择有何差别?

我想,前者忘了“苦”,后者抗争了“苦”。仅此而已。这是实话。

从享受上来讲,前者无疑是更享受的。我觉得,人类斗争了几千年的善恶问题,归根结底,都是要不要抗争“苦”的问题。我看余华有一篇文章,叫做《流行音乐》,收在《没有一条道理是重复的》一书里面,就很有趣。古典音乐不是不能打赢流行音乐,但“拔苗助长”确实是不行。

茶这种饮料,大家都知道。流行了几千年。入口虽苦,却有回甘。人的一生是奔着“乐”去的,途径是“与苦抗争”。走捷径的,譬如“乐不思蜀”,我们管它叫“误入歧途”。

但我要意识到这点,摒弃唾手可得的“快乐”,转而去思考起高深的东西,甚至思考“痛苦”,这总是有点强人所难的。所有成长,都是阶梯式的。我从小孩长起,调皮过也无知过,懵懵懂懂时,光着屁股蛋在大街上跑过。我的一小段人生从21世纪初起,在南方的一座小城里发生。菜市场、农贸市场、批发市场、花鸟市场是我的小时候知道的最热闹的地方。我一直觉得我不是城里的孩子,我太平凡了。但我也不是乡下的孩子,因为我从一出生起就在城市。

这一视角给了我极特别的体验。我的父母没有给我精英式的教育。我读普通的小学和中学,过着没有兴趣班,只有补习班的日子。又因为我们家极普通,所以我又不上补习班。回忆起来,我浑浑噩噩过了许多日子,而那些日子几乎构成了我小半段人生的大部分内容。读书和高考。我浑浑噩噩地考完了高考,就过了十八岁的生日,被认作是成年人。于是,我此前被读书压占的时间终于有一点落还到我自己手上。

我开始漫长的思考。

这种思考漫无目的。我在开始思考前,甚至没有足够的知识基础,我只管由着它去。我思考我的“悲伤”、我的“压抑”、我的“不快乐”。我不知道它们围绕我原因。我试图解开谜底,找到快乐的钥匙。在思考中,我的大学生活开始了。我拿到了我的“手机”。“手机”,是一个神奇的东西。你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工具,但实际上因为它具有极便捷的娱乐功能,在我整个大学时光里,它又占用了我大量的时光。甚至比“高考”还恐怖。我的思考停滞了,我“乐不思蜀”。

现在回想一下,我觉得我的小半段人生,没有跌宕起伏,没有波澜壮阔,我的生活平淡得彻底。但我乐得如此,没有比平凡更好的视角,没有比平凡更好的结局。

我骄傲也自卑过,我在平凡之中,不能藐视众人,不曾失去敬畏。我是个普通人。所以我是我,又不只是我,这世上只有一个我,又有千千万万个我。我看许多文学作品都津津有味,不为别的原因,只因为我的平凡。

平凡如我。高不成,低不就。我到菜市场买菜,别人宰我;我到高端商场消费,下场依旧被宰。人间百态与我接近,我在弱肉强食的人间里,换着视角看人。用弱者的视角我就提防我,用强者的视角我就利用我。我每天换着把戏,去看待各个角度下的人生。我以为我在游戏人间。

直到我发现人间无处不“苦”。我越发明白我已身处其中,无处可逃。我唯一的路子,不是虚度光阴,以人生取乐。唯有抗争“苦”,才得以享受真正的“乐”。

于是,我又开始思考:我的“悲伤”、我的“压抑”、我的“不快乐”。

我要抗争“它”,我得先知道它是什么,它是怎么造成的?我描述它、记录它。毫无疑问它是“苦”的。我一直在读书,直到成人,但关于成长的课我上得太少。我被教育要“向上爬”,仿佛那是人生唯一的目的。充斥着比较的学生生涯里,一句“向上爬”对我的人生指导是无疑片面的。人生是有起有落的。不曾面对“落”,我们终究迷失。一味追求“起”,我的人生又要去往何方?人生的细节被掰开,又被瓣瓣碾碎,像落了一地的灰。

我开始怀疑起来,“苦”的到底是人生?还是人?我想起人的概念,想到人的□□,血是腥甜的。

人,太复杂了。矛盾太多。我只有一个结论,“血是腥甜的。”人生拉长线看,依旧是喜剧。我的回忆,我能回忆起的一切加在一起,纵使苦,有时也令我怀念。只是细节里,悲剧太多。我甚至不知道该不该细数。就好像我的手里捧着只潘多拉魔盒,我知道里面“潜藏灾祸”。我可以不开盖子,虽然不知真相,但不影响我喜乐一生。但它是个魔盒,它诱惑我。我打开了盖子,它就把人生的苦楚、人性之恶,全都细数我听。

我自己是这样看待的,《心病可治》里讲的都是正面的东西,至少是经过我有意整合,撇去了糟糕部分的集合;但是《半段人生》则饱含了我的整个思考历程,何取何舍需要读者自行判断。

本书不适合在夜晚,或者个人感情波动较大时观看,望各位读者谨记。我持一个基本观点,人的情绪是波动的,过高的波动和过低的波动皆不利于身体健康。思考“苦难”的读者如果觉得压抑,及时停止阅读。人性的光辉终将压倒一切,共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