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读云

繁体版 简体版
搜读云 > 应似飞鸿踏雪泥 > 第5章 第 5 章

第5章 第 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弹劾的折子就这样堆在了新帝的面前。

他先是将父亲免职,将他遣回到了庆城,幽禁在家中。而后,督查院开始对这场战争的失败,其实就是我的父亲,进行了旷日持久地审查。

父亲在这场战争中的指挥,并没有什么不当之处,但如若以这样的结果呈给新帝,昭告天下,是不足以平民愤的。

汹涌的民意和新帝登基、急于收买人心的欲望交织在一起——罗织罪名,便不再是什么难事。

揣摩上意,是朝堂上拨弄风云的臣子们的看家本领——很快,督查院便接到了有人的举报,那举报言辞凿凿,直指父亲与大徵的主将翟青玄私交甚密,有里通外国之嫌。

证据,是嘉兴三年,翟青玄从蓟水到庆城赶考时,父亲为了帮助他,典当了一枚玉佩,换得白银二十两。

这枚玉佩和元家世代相传的班寅玉佩一样,用越耕山独有的玉石打磨而成,因而十分少见。

举报人在信中说,那玉佩至今仍在翟青玄手上,他离开蓟水前往大徵之时,用一百两白银赎回了玉佩。

父亲并不知道举报人是谁,至于玉佩现在究竟在哪里,他更无从得知。督查院带走了他,开始了审问。审问持续了月余,除了已有的那些,便再也问不出什么了。

从父亲,母亲,以及后来的翟青玄的口中,我日渐明白了这段过往——

嘉兴二年的冬天,父亲满十六岁。那时两国相安无事,祖父镇守在北境。按照规矩,祖父许父亲出门游历一年,他只身一人,在嘉兴三年的秋天,游历到了蓟水。

蓟水是大端西部的一个小城,父亲本无意在此地多做停留,准备休整片刻取道中州再去庆城,可是就在蓟水,他认识了和他年纪相仿的少年。他就是翟青玄。

那时,距离嘉兴四年的礼部试,只有半年多的时间。父亲遇到少年时,他正在河边的一棵树下诵读,一边诵读,一边拿着树枝在地上勾画。所诵的内容是祖父所著的兵书之内容,父亲自然颇为熟悉,便凑近看他在勾画着的到底是什么。

竟然是大端的国境线和排兵布阵图。

父亲惊讶地看着他,他衣着朴素,形容瘦削,既不像是军中人士,也不像是官宦子弟,父亲倒也好奇他为何会得到这本兵书,更惊叹于他的国境线画的丝毫不差,排兵布阵倒也像模像样。

父亲拱手向他行礼,询问他这是在做什么。少年恭谨得很,指着地上的图画说,自己在研究大端的边防,还直言,现有的边防仍有不足之处,未来两国交战在所难免。

父亲是当朝大将军元英的次子,自少时便在北境跟随祖父学习,对于眼前的这个少年的言辞多少是有些不信的,心下只道自己遇到了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任意在哪个乡野之处就能够指点战事了。

“现在北境有元英将军驻守,有何不足之处?”父亲要向他讨教一二。

“你看这里,”少年用树枝指了指地上的国境线,“越耕山地势复杂,隔着荆水与黄平相望,但你再看这里……”他的手指落在了越耕山脚下的赤峪渡。

父亲心下一惊。他很快领略了少年的意思。

“越耕山自古产玉石。如今商州的玉石匠人多半驻扎在赤峪渡,玉石从赤峪渡出发,沿荆水岸,进入商州,流向大端各个地方。赤峪渡现今颇有规模——但,如果两国开战,赤峪渡势必成为大徵最先攻打的地方。”

父亲不说话,但是已经知道他接下来要说什么。只要围住赤峪渡,商州的军队势必会增援,届时,大徵的部队只需要在外围越耕山进行围剿,便可全歼所有援兵。

父亲当下没有回话,他望着眼前的这个人,想起从北境出来时最后一次和祖父巡视,走到赤峪渡,望着越耕山时,祖父说的话,与眼前这少年说的,并无二致。索性,不日前,祖父已上书朝廷,会同商州府,开辟第二条玉石运送的路线。

他回过神来时,当即向少年行礼,“在下元煜,是大将军元英之子,敢问兄台尊姓大名?”

少年听到了“元英”二字,随即丢掉了手中的树枝,在衣服上搓了搓手,向父亲行礼,“我叫翟青玄,蓟水人士。”

这确是一个没有什么显赫背景的乡野少年,父亲问他师从何处,因何会有这本兵书,又因何会对边防之事有着清晰洞见之时,少年直道自己并无什么老师,兵书是在一处捡到的,只有薄薄的几页纸,并不全。至于为何会对边防之事了解,他也道自己平时最爱搬弄这个。

“没人乐意听我说这些。”少年从我父亲的口中得到了肯定,又因为我父亲的身份,那肯定就格外有价值一些。

父亲与他的言谈格外投缘。而后请他到集市上用了一碗面,跟随他去到了他在蓟水的家中。那是一个特别贫寒的家,只有一个忙于女红的母亲。

父亲问他有何打算,他言,“我跟随父亲还有村里的先生读过书,我想去参加礼部试。”

“礼部试,可是很难的。”在大端,像父亲这样的武官,可以继承祖辈的功业,平民百姓则可以通过从军赚取军功入朝为官,但这样的时间却也要太久,有些人刚刚从军便死在了战场,等不到军功加身,有些人一生在军中,也未能得到一个军功。如此,想要做官便只有从文,参加礼部试这一条出路。

父亲理解他的选择,环顾了他的家,感叹了一句,他心下思忖,眼前这少年怕不是连路费都凑不出来。

“这又如何?”少年随即说起了当朝副相——柳怀瑾。“他出身寒微,也未得过大儒的教诲,确是建和四年的礼部试魁首。如今在朝中甚得皇上垂青,能够为国效力,我愿意一试。”

父亲当时的身上并没有更多的盘缠,他深知从蓟水到庆城,再等到礼部试放榜,要耗去不少银钱,离开蓟水时,便典当了自己身上的玉佩,换得白银二十两,悉数给了翟青玄。

“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同朝为官,为国效力。”父亲言道,“以后如果有我能帮上忙的地方,都可以到商州来找我。”此后,父亲便继续了自己的游历,再次见到翟青玄,便已经是在两军交战之时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