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读云

繁体版 简体版
搜读云 > 小猫妖在年代文里当团宠 > 第21章 第21章

第21章 第21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谢浔和老黄家走得很近。

每年老黄家的广柑到能摘的时候,他就会尽量找时间进山,背些广柑出来,或卖或换,反正弄成粮食,再送回去。

黄良忠以前很能打,虽然瘸了条腿,但不影响他教人。

他把自己会的全教给了谢浔,谢浔算他半个徒弟。

这些年,谢浔是黄良忠唯一不会客气的人。

苏萌记得能者多劳是浔想出来的,于是回家的路上,问谢浔黄伯伯家什么时候摘广柑。

谢浔说昨天就在摘了,苏萌才知道张老太来她家是为了让儿子躲懒,当即把张老太此行目的告诉了谢浔,谢浔听了只淡淡地说了句:“躲得好。”

苏萌听了这话,意识到书里剧情又发生了变化,试探着问了下,得知明年才会实行的“能者多劳”,果然提前到了今年。

回家后,见张老太为难张秀敏,才拿这事帮张秀敏解围。

不过还有一件事,她不会说出来。

谢浔告诉她,他昨天出门的时候,看见有人正在向村主任打小报告,说张老太和她的两个儿子溜了,村主任当场发飙,说只要他们进山前不出现,这次的广柑就一个都不会给他们家。

张老太就算现在赶回去,也补不回昨天的活,今年他们家分不到广柑了。

每年去老黄家,老张家都躲懒,分广柑的时候就耍赖,把正在分的广柑往自家的背篼里扒拉,有谁拦着,她就在地上打滚,最后扒拉走的广柑比谁都多。

现在都在废除“大锅饭”,实行包产到户,干得多,得得多,老张家不劳而获的做法,让人恨得牙痒痒,不是村主任压着,不让闹事,他们早把被老张家抢去的广柑抢回来。

现在村主任发了话,所有眼睛都盯着,老张家往年那一套行不通了,今年他们别想再占到一点便宜。

张老太还不知道自己将面对什么,而黄良忠一家四口,这会儿正在山里忙着把果子味道最好的那棵树围起来,免得人多手杂,把他要送去给老战友们家的果子给摘了。

黄良忠是苏建国的老班长,苏建国心疼老班长,这些年,一直用他自己的方式贴补老班长家。

而黄良忠过得虽苦,却不白白接受别人的恩惠,也会用他的方式报答所有帮助过他家的人。

他只有广柑,于是每年都会把最好的广柑留起来,然后背着走几十里路,一家一家地送。

黄良忠每年都会给苏萌家送广柑。

他不舍得花三毛钱坐车,送广柑都是走着来,又走回去,来回得六十多里路。

为了能早点回家,来了后,搁下广柑,饭都不吃,喝一口水,就往回赶。

张秀敏也心疼苏建国的这个老班长,每次他来,都收些东西让他带回去,有时是衣服,有时是其它日常需要的东西,还会在里面悄悄塞上些钱和粮票。

一二十年处下来的感情,不会因为离婚而终止。

张秀敏听说黄良忠家今年能多换一些粮食,心里自然高兴。

“那很好呀,这样的话,你黄伯伯家今年的日子能比去年好过一点。”

“再过几天,黄伯伯肯定要来我们家,马上有广柑吃了。”

“你就晓得吃。”张秀敏嗔怪地瞪了苏萌一眼。

苏萌回了个鬼脸。

张秀敏高兴,张老太就坐不住了。

那可是能换半背篼米的广柑。

不给她?

那怎么行?

何况,罗铁柱那只铁公鸡,说把粮食充公,就真能充公,广柑不分给她,还要她倒贴粮食。

那是在要她的命。

张老太刚刚还赖着不想走,现在恨不得马上赶回去。

也不嫌面干了,三两口吃掉,就去收东西。

“十一点半的车,还早,您不用这么着急。”张秀敏拿碗去洗。

“我去坐中巴,不坐十一点半的车。”

十一点半发车,加一下油,路上再装几个人,拖拖拉拉,到家两点多,回去等把儿子找到,哪里还能赶得上进山。

十一点半的车,张老太说什么也不会再坐。

张秀敏看向准备去上学的女儿,苏萌回头冲她比了个OK,张秀敏眼睛弯了弯。

这丫头说这事是谢浔说的,即便在里面添了油加了醋,但分广柑的事假不了。

能早点把人送走,下午的课就不会受影响。

还是亲闺女心疼妈,闹着脾气都要帮妈妈解决掉麻烦:“萌萌,都快迟到了,你还不跑快点。”

“知道了。”苏萌飞奔出门。

苏萌跑到走廊的时候,听张老太在屋里说:“我这会儿回去,中午来不及做菜,把昨晚的剩菜给我装上吧,反正你们也不喜欢吃剩菜,倒了也浪费。”

昨晚的“剩菜”,只有回锅肉。

那盘没吃多少的回锅肉,到她嘴里成了不爱吃会被倒掉的剩菜。

苏萌冷笑。

回锅肉,回锅肉,越回锅越香,谁不爱吃呢?

再说,这年头的人都节约,如果不是馊得不能吃,谁会轻易倒饭菜,何况还是肉。

谢浔还在楼下等着,苏萌想到谢浔说的那句“不值当”,深吸了口气,没回去怼张老太想屁吃。

加快速度,快跑下楼,省得听到下面的话,更心塞。

张秀敏摘了围裙,挂到门后,转向张老太,没提肉的事:“婶娘,我现在回单位请假,差不多四十分钟能回来,您在家再坐一下。”

“不坐了,你也别送我了。”张老太见张秀敏闭口不提肉,知道她不肯给,心里不痛快,加上急着回去找儿子,不想等张秀敏。

“那您路上小心点。”

张秀敏拒绝了张老太住到家里来,总不能再让人空着手回去。

她打开杂物柜,从里面拿了一包沱茶,想了想,又推开上面的玻璃推拉门,拿了一罐麦乳精出来。

她和苏建国虽然离婚了,但要瞒着苏萌,家里的东西都一样都不能动,两人也就没有分家,除了工资,家里东西仍然是两人共同支配。

茶叶是她和苏建国离婚前,苏建国单位发的,一个就有馒头大小,掰开来,一天泡点能喝好久。

麦乳精是学校发的,发了两罐。

原本打算开一罐给几个孩子吃,留一罐给黄良忠带回去。

但现在家里除了茶叶和麦乳精,也没什么好东西能拿出来了,只能暂时委屈一下孩子们,等发了工资,去给他们买一罐。

农村人身体好,张老太去哪儿都不需要人跟着,张秀敏送她去车站,是做小辈的礼数。

但她是有工作的人,不能不请假就跑,张老太等不了,她也就不勉强了。

张秀敏把茶叶和麦乳精往张老太的布包里塞:“婶娘,这点东西,您带回去,茶叶是建国单位发的,味道还不错,麦乳精您和孩子都能吃。”

这些东西虽然好,但哪有钱实在,张老太还是嫌弃。

张老太嘴里不说,但脸上的表情却没掩饰,张秀敏只当看不见。

这些年,她一直顾着老张家,没少往老张家拿东西,幸好苏建国不是个计较的人,换个人估计早跟她吵翻了。

不过,她虽然守着老一辈的承诺,但不会像有些女人那样,自己的孩子不顾,扒皮一样,什么都往娘家扒拉。

无论是钱还是东西,收顺了手,不但能收,还会开口要。

但凡是好点的东西都得要票,不是想有就有,即便开口要,没有就没有,也不能怎么着。

钱就不一样了,再穷家里也能掏出几分钱,别人开了口不给,说法就多去了。

而且,老张家的两兄弟都赌钱,她可不会拿钱去填那无底洞。

因此,她虽然没少往老张家拿东西,但除非逢年过节,该孝顺的得孝顺,平时是不会给钱的。

张老太打算在苏家长住,是带了衣服过来的,本打算和张秀敏说好以后,就回去抢广柑,抢完广柑,再进城的时候,就可以少带点东西。

结果,张秀敏两口子不让她住进来,带来的衣服还得拿回去。

包本来就装了不少衣服,把茶叶和麦乳精塞进去,强行拉上的拉链都快要爆开了,她还觉得不够,眼睛瞄着里屋的衣柜。

昨晚张秀敏开柜子拿被子的时候,她看见了,里面有一块藏青色的卡其布,厚厚的一摞,铺开最少得有十几尺,做一身衣服都还有多的。

张秀敏拿被子的时候,张老太就拿手去摸那块料子,边摸边夸,还问这料子要给谁做衣服。

那块卡其布是张秀敏特意去供销社扯的,留着等老班长来,给老班长的。

十八尺布,够他家两个娃,一人做一身衣服(一身就是上衣加裤子一套)。

去年老班长为了给他家多送点广柑,把两个娃儿也带出来了。

那两娃儿,衣服上的补丁打了好几层,裤子短得吊在腿肚子上,她看着就心酸。

给老班长钱,他也不舍得给孩子做衣服,买布给他,两个孩子过年能穿上新衣服。

但这事,不能让张老太知道。

张秀敏骗张老太说要给苏建国做衣服用的。

张老太听了,还嘟嘟囊囊,说苏建国单位发的衣服都够穿了,这料子给他做衣服浪费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