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读云

繁体版 简体版
搜读云 > 秦始皇看到了我盘点历史的直播 > 第4章 第四章

第4章 第四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扔下了几个炸弹后,主播杲杲自顾自地结束了视频,完全不知道自己引起多大的波涛。

除大秦之外的位面都在思考什么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结合着秦始皇和帝辛的事迹绞尽脑汁地进行分析。

而大秦位面虽然也知道那好像是很了不起的学说,但是眼前还是秦二世而亡更重要。

至于纣王帝辛是不是暴君?那又怎么样呢?没有多少人在乎。而大多数平民们更是第一次知道有这么一个人。

六国人士的联系更频繁,暗流涌动,整个大秦就像暴风雨前的宁静,极致沉郁的宁静。

秦始皇和他的实干家们开始加班加点地排查大秦的问题,秦二世而亡,其中的问题应该迫在眉睫。

扶苏得知秦二世而亡,悲痛不已。扶苏自认为秦二世而亡都是自己的过错,执意要回去请罪。虽然扶苏的属官担忧始皇帝的怒火努力阻止他,但是扶苏还是一意孤行地要回咸阳向父皇请罪。

感谢驰道,扶苏快马加鞭很快就回到了咸阳。看到秦始皇,扶苏绷了一路的情绪,一下子就失控了。他郑重地跪到地上,手心接地,额头重重地撞到石板上,“父皇,扶苏不肖。”

秦始皇肃穆地站在那里,看着端端正正跪地的扶苏,没有说话。扶苏的头现在虽然稍微离地了,但是没有抬头,秦始皇看不到他的表情。他只看到扶苏的脑袋投下的影子里面,大颗大颗的水滴,一粒一粒地砸落下来,很快晕起一滩水洼。

良久,秦始皇上脚,拿捏好力道,大力把扶苏踢倒,“秦二世!秦二世!扶苏你很好啊!”说完,秦始皇甩袖离开。

此后扶苏都一直跟在秦始皇身边,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地观察秦始皇的举措,仔仔细细地学习。在这期间秦始皇都在冷眼旁观,不赞成,也不反对。

距离上次天幕消失七天后,秦始皇正在处理政务,扶苏在学习。又有一个侍卫进来禀报,“陛下,天幕又出现了!”

众人急忙走出殿外,上次的地方已经铺满了赵高准备的坐垫。

【嗨,大家好,我是主播杲杲,很高兴再次和大家见面。】还是上次的女人,依旧笑容灿烂。

【在开始这期视频前,我先和大家澄清一件事情。上期视频里,我提到扶苏支持分封制,但是有粉丝留言说并没有史料记载扶苏支持分封制。我一查,还真是这样。所以我们并不能确定扶苏是否支持分封制。】

粉丝留言?粉丝是什么?我们也可以留言吗?怎么留言?各朝各代天幕下的人们都冒出一个又一个问题。但是没有用,没有任何人给他们解答。

【在这里,先谢谢粉丝1liu2056的留言,让我可以及时改正错误。言归正传,那如果扶苏没有支持分封制的话,我想始皇帝就没有那么失望了。这也算是一件不错的事情了。】

大秦群臣偷偷看向扶苏,之前支持分封制的扶苏把头低了下来(PS:这个是我的私人设定),像只可怜兮兮的鹌鹑。只有秦始皇还在镇定自若地看着天幕。

【上期视频,我们讲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那就趁热打铁用分封制来举栗子吧。】主播杲杲在桌面上找了找,遗憾地叹了一口气,【栗子已经吃完了那还是举例子吧。】

其他朝代的人很郁闷,为什么这个冷笑话要再提一次。

秦始皇则是气愤非常——为什么不说秦二世的事情?

当然我们的主播杲杲理所当然地没有接收到这份冲天的气愤,依旧气定神闲地继续自己的解说。

【我们都知道一开始的时候,分封制是非常完美的符合周天子和诸侯们的需求的。那时候,大家都按照古制生活,没有大纷争,更不会互相打生打死的。所以,面对春秋战国三不五时的战乱,诸子百家都希望回到那个和平美好的时代。他们大都认为当时的战乱是礼乐崩坏导致的,其中这个“礼”是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而“乐”是教化的规范。】

【更具体点,他们认为是国君的道德出现问题了才会去打其他国家。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依旧这样认为的诸子百家感到奇怪了,“难道不是吗?”

【并——不——是——啊——】主播杲杲一边拖长声音一边配合地缓慢摇头。

【你们搞错变量了!从开始的和平到后来的战乱,最重要的变量是生产力,并不是君主的道德。各个诸侯国君主的道德会因人而异,但是绝对没有齐刷刷地一下子变低。】

春秋战国位面一直被明里暗里拉踩道德的诸侯国君主们不禁热泪盈眶,对啊,他们没有啊!

诸子百家看着那些荒淫残暴,各有各的特色的诸侯国君主疑惑,真的没有吗?

自己的大秦一直被称为蛮夷,自己更是被称为暴君的秦始皇也被勾起了兴趣,哦,生产力吗?

【开始的时候生产力水平低下,一个人累死累活种出来的粮食很少,各个诸侯国都老老实实地种田。毕竟那个时候不把全部精力拿去种田,很可能就会饿肚子,诸侯家也没有余粮。而且受限于当时的交通,周天子不可能事无巨细地管理诸侯国的事情,于是各为其政的分封制显得特别完美。】

【但是生产力水平一上来,好嘛,一个人能种出来的粮食变多了,诸侯国们家里开始有余粮了。诸侯们发现抽调一部分人出来,完全不会影响到粮食的收获,然后再发现隔壁二傻子虽然弱不垃圾的,但是他家的田地不错啊。诸侯和自己的国人们把话一说,听到要打架,国人们老不愿意了,但是一听到要抢田地,这个可以。于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春秋战国开始了。分封制这个时候开始就跟不上时代了。】

【说到那个时候的生产力水平,就不能不说说初代科研人员墨家了。我是真的很好奇墨家开局巅峰,是先秦时期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为“显学”。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有“非儒即墨”之称。那是怎么混到后世王朝里的匠人地位那么低下的?】

【墨家最出名的是“兼爱”①“非攻”②,听起来不错。但是他还有一个理论是“救守”③,“非攻”和“救守”一结合起来,同学们发现问题了吗?是的,这说明在秦始皇大一统的时候,墨家从始至终都是站在秦始皇对立面的!】

秦始皇在小本本里又给墨家记上一笔。

墨家诸人表示我们是在抵抗非正义的战争,秦王嬴政本来就不应该发动战争!

【按照墨家的这个理论,他是希望维持诸侯国的状态的。当然,当时的诸子百家基本都不支持秦始皇的行为,只不过没有墨家那么显眼。所谓诸侯国的状态,换一句话说就是华夏文明一盘散沙!同志们,DNA动了吗?谁最希望华夏一盘散沙?是外部的侵略者!古时候是华夏周边的游牧民族,只要华夏一盘散沙不能抵抗,他们就会肆虐中原大地,诸夏子民就会被当做两脚羊。近代则是西方列强和某个岛国,华夏文明被打得即将亡国灭种!】

墨家诸人还有其余的诸子百家都如遭雷击,脸色苍白,“怎会如此?”

大秦位面,修了长城,还把蒙恬派出去的秦始皇:匈奴?

大汉位面,汉武帝刘猪猪握紧拳头:还是要打匈奴!

【所以大一统的秦始皇才那么耀眼,无愧于千古一帝这个称呼。而那些反对的诸子百家,那就是他们的历史局限性了,他们都太骄傲了,认为华夏文明是最强大的,其余的都不过是蛮夷,怎么会放在眼里。再说就跑题了,我们继续看墨家的理论。】

天幕下所有华夏文明的传承者拒绝,没有跑题,我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请详细说说。

主播杲杲还是自顾自地继续。【墨家的“尚贤”“尚同”“非命”,就是任人唯贤,人人平等,反对上天注定的说法,是很不错的理论。而“天志”“明鬼”④,虽然扯到了鬼神,但是被后来儒家的董仲舒拿来稍微修改就变成了“天人感应”,那可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开始。但是吧,墨家也不要太生气。根据《淮南子·要略》的说法,墨子原来就是儒家弟子,但因不满儒家学说而另创一个对立的学派,也就是墨家。这也可以说得上是从儒家来,又回到儒家去了,虽然不是他自己自愿的。哈哈哈。】

大秦位面,已经平复心情的墨家弟子对附近的儒家弟子怒目而视。这些儒家弟子看着这些肌肉猛男,毫不客气地瞪了回去,但是又看看附近的秦吏,决定不和他们计较。他们开始得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弟子心里一片火热。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法家的李斯感觉不爽了。

【“节葬”,墨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这个应该很有现实基础,毕竟春秋战国的时候盗墓就很频繁了,据说有些诸侯国,前脚他们的国君才下葬,后脚他们的国人就把他挖了出来,那叫一个效率高啊。面对着这风靡的盗墓行为,我真的很想知道大家为什么那么头铁地一定要厚葬?当然,如果你们是抱着造福盗墓者,均富贵的想法,当我没有问。】

大汉位面,汉武帝的大臣们都偷偷瞄自己的陛下,毕竟这位可是每年都要把国家三分之一的收入拿去修陵墓的。刘猪猪昂首挺胸,假装自己看不见大臣们的小动作。行吧,大臣们默默收回视线。

作者有话要说:①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他反对战争,要求和平。

②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

墨子认为,当时进行的战争均属掠夺性非正义战争,在《非攻》诸篇中,反复申诉非攻之大义,认为战争是凶事。他说,古者万国,绝大多数在攻战中消亡殆尽,只有极少数国家幸存。这就好比医生医了上万人,仅仅有几人痊愈,这个医生不配称之为良医一亲友,战争同样不是治病良方。历史上好战而亡的统治者不可胜数。这无异于给那些企图通过攻战来开疆拓土吞并天下的人以当头棒喝。所以墨子主张,以德义服天下,以兼爱来消弭祸乱。在墨子眼里,兼爱可以止攻,可以去乱。兼爱是非攻的伦理道德基础,非攻是兼爱的必然结果。

③救守: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

墨子“惟非攻,是以讲求备御之法”,从“非攻”出发,《墨子》论述了作为弱小国家如何积极防御的问题。墨子深知,光讲道理,大国君主是不会放弃战争的,因而主张“深谋备御”,以积极防御制止以大攻小的侵略战争。这些研究防御作战的论述,集中在《备城门》以下十一篇,形成了一个以城池防守为核心的防御理论体系,概言之,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倡导积极准备,力争做到有备无患。“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廓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必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只有在战前进行后勤、城防、军备、外交、内政等物质和精神上诸方面的充分准备,才能造成守城防御战斗中的有利条件和主动地位,赢得防御作战胜利。二是“守城者以亟敌为上”的积极防御指导思想。墨子认为在守城防御中,应守中有攻,积极歼敌。“延日持久以待救之至”,是下策。“亟伤敌”的具体措施是:利用地形、依托城池,正确布置兵力;以国都为中心,形成边城、县邑、国都的多层次纵深防御,层层阻击,消耗敌人;顽强坚守与适时出击结合。三是在防御作战具体战法方面,提出了一整套防御作战战术原则。《备城门》等篇,墨子通过禽滑厘的询问,对十二种攻城方法一一对以有效防御。如高临法、水攻法、穴攻法等,是当时颇为先进的攻城术,墨子对以别具匠心的应对措施,并详细解说守城器械的制作方法、使用技巧等。

④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墨子不仅坚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墨子宗教哲学中的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是墨子哲学中的一大亮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