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读云

繁体版 简体版
搜读云 > 在大明挖宝 > 第14章 改造织布机

第14章 改造织布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司设监掌宫内仪仗,雨具,帐幔等各项用具,马皇后把织布机搬进宫,引宫中女眷尽皆效仿,织布机也属宫中惯常用具。

大明开国,朱元璋以法令推棉花种植: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

棉花御寒,又有经济价值。明朝立国,北方势力犹是威胁。中原自古与游牧互市,北方御寒的皮毛一直是中原所需。皮毛各地虽有产,但产量之稀少完全无法满足人们御寒需要。互市往来,皮毛之昂贵能间接让北方势力长期存续并发展。历史之见,中原对北方再大规模的战争胜利,也阻止不了北边儿势力又生。

宋起种植棉花,身暖之效。棉花制衣,可替皮毛。

朱元璋力推棉花,存了多面考虑。

帝王重视,手下人自然更重视。

司设监内本无匠工,因为皇后同宫中众人亲自纺线织衣,掌印太监自去增设了木工,匠人,以备用途。

果然,这回不止后宫,皇长孙殿下都用上了。

司设监召来的匠人名柳世。

柳世接了朱雄英给看的图纸,嗫嚅道能看懂一些,但没做出实物总还云里雾里。

不过,物件结构不难做,很快能把马皇后的织布机替为图中式样。

朱雄英直接让他去做。

他对林淮有信心。

~~~~~~

那边,朱标和朱元璋一起坐到了小几边,精神抖擞的工作狂魔父亲和加班的儿子。

马皇后回了榻上休息。

这边,朱雄英朱允熥两个孩子,对着织布机上蹿下跳,还叫了宫人比比划划。

三个大人对这动静没太在意。

不说朱雄英从小国事熏陶小小年纪已有不少章程,就算他俩今天就把个织布机当玩具拆了,也不算什么事。

孩子正当时的好奇心,多正常。

嗯,宫内都在厉行节俭,真拆了搞坏了还是要教育下的,老朱一边看奏本,一边思忖。

~~~~~~

柳世熟手,这图纸绘制得这般清晰明了,不到一个时辰,他把零件们都备齐了。

然后就是拆解,重装。

老工匠手里,再普通的器具调整,结合起来都总有股韵律在,让人看着就离不开眼。

俩孩子看柳世拆装看入了神,眼睛一眨不眨的。

不多会儿,马皇后的织布机就改造完成。

朱雄英遣了名宫女来试试。

宫女叶环看着新型织布机,一时都不知道从何下手。

好在忽略梭子的变化,使用是能正常使用。

她如常挑了线,见着连载织布机中央的棍子,试着动动棍子,皮结滑动,带动了梭子,梭子在轨道上自由穿行,咦?这样,纬线轻松穿过经线,又快又能织得宽。若如所见,织宽阔布匹,用这台织布机,不需人配合,她一个人就能完成。

叶环动作渐渐熟练加快,“吱扭”声伴着一小块棉布迅速成形,织布效率对比往常至少提高了一倍。

旧日枯燥的过程仿佛轻巧了起来。

朱雄英以前到坤宁宫见过马皇后织布,繁复缓慢,与眼前不可同语。

比抛接梭子快得多,又速率稳定。

持续规律的织布机的声响让马皇后朝这边看了过来。

见宫女叶环动作敏捷,织布运作速度更是又巧又快。

她一愣。

就刚刚会子功夫,是发生了什么?

织布机怎么突然用起来这么灵巧,叶环这么快织布,身边竟还不需人配合吗?

马皇后正喝水,她把杯子往榻边一放。

也不用人扶,自己从榻上起身,很利落就往织布机边上走。

“诶?妹子,怎么了?”朱元璋听到马皇后动向,忙起身,把奏本往儿子手上一抛,赶紧跟上。

“爹,你……”奏本差点儿砸朱标脑袋上,朱标摸摸额头,无奈,把奏本好生放好,也起身过去。

远了还怕是看错,近了发觉这织布机真是不同以往。

马皇后几眼就看到了织布机的不同,也看清了叶环在这“新织布机”上的操作动作。

她让叶环停下。

自己上去摸索着用起来。

“吱扭”~“吱扭”~声。

再有推木掸布的配合。

比之前的织布机顺畅利落何止几倍,织同样大小的布省时省力良多。

怎么改进出的这么好的织布机!

马皇后是越用越精神,病中疲倦完全被兴奋压过。

朱元璋从布衣到皇帝一路问鼎天下的过程,马皇后从未缺席,且功于其中。朱元璋对于大明发展的期望,马秀英一点儿也不比他少。

这样改造的织布机,于普通百姓而言,将会多便利!

棉花种植多,布匹产出快,布价自然降,让大明百姓少寒病。

织布变便捷,百姓多余力,则大家更有力气恢复起这片山河大地的生息。

马秀英停了停,抚了抚这么短时间织出的一截棉布。

排布均衡,亦可调整紧密。

好,好啊。

“重八。”马皇后转头看朱元璋。

“妹子。”朱元璋上前,握住了她的手:“咱看见了。”

“这织布机,好,改得好啊。”这效果,朱元璋见到了,也和马秀英一样看明白了。

他是从最底下爬上来的。

从以前到现在,穷苦家中到皇宫大内,平常百姓的每个阶段他几乎都经历过。

百姓困于饥饿,同困于严寒。

古至今,一到冬季,残衣,麻衣,纸裘,乱麻,芦花取暖。过冬,是不少百姓每年的生死之槛。

绵延至宋末元初,才有白叠子(棉花)观赏转为使用。棉制衣,堆叠耐用,坚牢保暖。

这么些年,他大力推广棉花种植,是有成效。但放在整个大明,具体推及到普通百姓身上,成效难堪一提。

一方面推广了也才十几年,许多方面可能现在还在慢慢到位。另一方面,慢,前朝从未力推此物,经验少,从棉到衣过程繁琐,制纱织衣都慢。

要按这样的进度,想实现朱元璋想象中的棉制衣普及大明天下每一个百姓,一二百年不可成。

没成想。

今天,两个小孙子在这儿一通捣鼓,整出了这么厉害的织布机。

这织布速度,这方便程度,老朱看着眼睛都亮了。

能便利多少百姓,能省出多少时间啊!

朱元璋揽了揽马皇后,一起平息了下激动的心情。

看向站在那儿似乎有点懵的两个小子。

“雄英!”朱元璋一点大孙子的名。

“皇爷爷。”朱雄英应声。

“允熥。”朱元璋唤了声并不熟悉的孙子。

空气中停顿了几秒。

“皇,皇爷爷。”朱允熥学着哥哥轻声叫了句。

“嗯。”朱元璋点头,和声细语:“你们两个,刚刚干了什么,怎么想的改了这织布机?”

他和妻子儿子一起见证的,甚至还笑了两个小子上蹿下跳像猴儿。

不论是误打误撞还是怎样,年纪小小,如此天纵英才,老朱想了一箩筐的话要好好夸奖。

朱雄英和朱允熥对视了一眼。

“皇爷爷,不是我们想的,是,林淮给的图纸。”朱雄英边给朱元璋递上张纸边道。

“嗯嗯嗯,林哥哥给我的。”朱允熥一个劲儿点头。

“林淮?”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南音、尘沫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123456